京东巅峰时刻的秘密隐藏在实体经济

2023-10-02 02:31
核心提示北京时间3月11日晚,京东(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港交所股票代码:9618) )宣布发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报告。财报显示,京东2020年营业利润达12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90亿元人民币增长36.67%。 2019年,其营业利润率也从2019年的1.5%增长至2.1%。京东净营收7458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净服务收入939亿元,占比12.59%,同比增长42.0%。由于财报大幅超出预期,京东美股开盘前大幅上涨,涨幅从5%一路扩大

北京时间3月11日晚,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京东;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9618)公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京东2020年营业利润达到123亿元,较2019年的90亿元增长36.67%,营业利润率也从2019年的1.5%提升至2.1%。京东净营收7458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净服务收入939亿元,占比12.59%,同比增长42.0%。

由于财报大幅超出预期,京东美股开盘前大幅上涨,涨幅从5%扩大至10%。因近期市场调整,收盘涨幅收窄至0.76%。

与此同时,京东集团旗下基建物业管理子公司京东宣布获得高瓴资本和华平投资的A轮联合投资。近期A轮融资总额达7亿美元。此前,京东生态已孵化多家独立募资子公司,半年内已上市或拟上市的有四家——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科技、达达集团。

自2014年上市以来,京东经历了连年亏损,终于在2019年实现全面盈利,此后就如骗子般不断成长。

回顾2020年的京东,我们发现京东越来越不像一家电商公司了。它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比重越来越大。

可以说,2020年京东的巅峰,不仅受益于实体经济,还助力实体经济。这一特点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将会更加明显。

事实上,不仅是京东,中国所有科技公司都处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型期。

2020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京东2020年业绩整体超预期,主要有三个原因:抓住下沉市场红利、提升供应链效率、提升非3C品类营收占比。

首先,财报显示,京东2020年新增活跃用户净增近1.1亿,其中近80%的新增活跃用户来自新兴市场。这主要得益于京喜、京东快递版、京东家电专卖店等多管齐下的举措。

自2019年双十一战略发布会正式亮相以来,京喜成长迅速。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京喜APP+小程序用户总数已突破1.5亿。 96.1%的用户来自微信小程序。

近日,京东宣布成立“京喜事业群”,整合社交电商平台“京喜”、便利店业务“京喜通”(原京东)和社区团购业务“京西拼拼”,此前有报道称,该业务部门由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亲自领导。

此外,京东还战略投资了兴盛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和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帝力集团,希望通过双方在技术、供应链和物流。

我们看到,对于下沉市场的红利而言,用户增长只是第一步。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整合供应链是后续努力。

借助几大电商节庆和下沉市场,京东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全年营业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36.67%。不过,京东2020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是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我相信这也是投资期间必须付出的短期代价。随着下沉市场布局的成熟,相信这种情况将会得到改善。

而且,京东核心电商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在改善,营业利润率也从2019年的1.5%上升至2020年的2.1%。2020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94亿元,而2019年全年为122亿元。

利润率的改善主要来自于净服务收入增加至939亿元,同比增长41.8%,而2019年同期该数字为662亿元。净服务收入主要来自物流和技术服务。

此外,京东近年来也不断拓展品类。除了在3C品类保持优势外,京东在食品饮料、母婴、美妆护肤、奢侈品等消费者数量最多的品类以及增速最高、消费爆发力较强的领域,如生鲜、医疗、厨具品类。进步。

高频、生活必需品类中,生活必需品在疫情期间表现更为突出。 2020年Q4,日用品类产品收入达763.8亿元,环比增长31.46%。同年第二季度,生活必需品销售净利润640亿元,同比增长45.4%。第三季度,该部分净利润达到581亿元,同比增长34.8%。

此外,去年618期间,共有187个品牌在京东平台实现订单金额过亿元,成为国内外大型增量市场国外品牌。 2020年“京东11.11”期间,京东超市2万多个品牌交易额同比翻倍,13173个国货品牌交易额翻倍多,205个老字号交易额翻倍。

如今,京东已逐渐成为线上线下、制造零售、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数字化、智能化社会供应链的不断创新和应用。

京东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商上半年,京东很大程度上依靠商品供应链和物流供应链走到了今天。正是凭借出色的供应链能力,京东才能抓住“宅经济”的大趋势,看到活跃用户数和收入的激增,并有效调整产品结构和整体利润率。

撬动实体经济,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

“京东从第一天起,就一直在通过供应链解决产业效率和零售效率的问题。”廖建文在JDD-2020京东全球技术探索者大会上指出。这支撑了京东过去的发展,也是指导京东未来十年的重要指标。

从2004年开始,京东就意识到: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零售业的本质都没有改变。如何更高效地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是京东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此,京东从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

14年来,京东通过自建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优化了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不仅逐步减少库存周转时间,还相应降低了履约成本。

财报显示,去年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逐渐减少,从第二季度的34.8天下降到第三季度的34天,创下历史新低。还有助于降低履约成本,从2019年的369.7亿元下降到第二季度的120亿元,履约费用占净利润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6.1%下降到第二季度的5.9%。

相比之下,沃尔玛(库存周转天数> 40天)、亚马逊(库存周转天数> 40天)和Costco(库存周转天数约为30天,但他们只管理几千个SKU)。

绩效费用主要由仓储费用、配送费用、客户服务费用和付款费用组成。它们与供应链系统密切相关,需要企业进行有效控制。目前,我国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物流成本约占全年GDP的14.7%。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必要措施。

如何将自身供应链优势辐射到其他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平滑过渡?京东正试图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为实体企业赋能。

2020年初,京东正式将定位升级为“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企业”,将业务覆盖范围从零售领域延伸至其他相关行业,目标也正式升级为“赋能实体经济”“提升社会效率”“促进环境友好”。

紧接着,京东将自建供应链体系的优势总结为三大技术创新:“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供应、基于仓配的智能运营、基于人货的精准匹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标准化、智能化、工业化的服务体系,帮助供应链能力稀缺的实体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

这样的趋势增强了京东发展供应链服务的信心。廖建文宣称:“下半年,我们要影响和改变的垂直行业不仅仅是零售业,还有其他行业。工业互联网意味着我们需要建设能够支撑京东未来十年的新零售基础设施。”

如何通过供应链体系建设改变其他行业、拓展原有市场?京东为此提出了五种主要方法。

供应链市场要想宽,就必须走向国际;想要做深,就应该在单一商品供应链上叠加服务;想要在产业链上长期走下去;想要做厚,就从2C到2B发展新用户;要虚拟化,就必须在各个阶段达到场景数字化、数据网络化、网络智能化的水平。这就是京东的五合一供应链基础设施。

京东将这种新型供应链基础设施称为“数字智能社会供应链”。构建这条数字化、智能化的社会供应链的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廖建文表示:“我相信社交数字供应链能够支持京东成为一家更大的公司。”